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公告动态 > 行业新闻

宝武合并打造钢企巨无霸 重组潮或持续10年

2016-9-26 10:47:10      点击:

9月22日,宝钢和武钢发布重组初步方案,宝钢通过向武钢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对和讯网表示,宝武重组是钢铁产业升级的开始,中国钢铁行业将进入密集整合重组的十年,而重组的速度决定产业低迷周期的时间长短。

中国钢铁业巨无霸出炉 或成产业重组标杆

据相关披露显示,重组完成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将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整体无偿划入,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与和讯网连线时表示,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的严峻挑战下,宝钢和武钢的重组既能强化中高端产品的竞争优势,巩固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也能在日渐激烈的国际钢材市场中提升竞争力。

业内人士分析,宝武合并后联合体的高附加值硅钢产品在国内市占率将达85%,有助于消除两家公司在硅钢领域的竞争关系,并提升话语权。

而根据《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6》,2015年宝钢以3493.8万吨的粗钢产量位列全球第5位,武钢则以2577.6万吨的粗钢产量位列中国第6位,两者合并后将跃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安塞勒米塔尔。

事实上,和讯网注意到,中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已实施多年,但效果不佳。申万宏源钢铁分析师姚洋表示,上一轮钢铁行业的整合,主要目的是企业区域和规模的扩张,但由于政府强行拉郎配,企业并购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导致在行业景气度下降时,出现大面积亏损,行业集中度也由2011年的49%下滑至2015年的34%。

李新创也指出,诸多重组失败原因在于整合不到位,新集团的合并只是拉开了重组的序幕,整合才是关键,特别是宝钢和武钢都各自拥有庞大体系,既有轨迹运行惯性很强,而要处理好合并和整合,“核心在于以何种方式形成新集团,构建产权结构、战略定位、资产组合、管控模式、运营等”。

五矿经易期货黑色金属分析师陈丙昆在接受和讯网访问时表示,武钢新任领导来自宝钢,为企业文化融合提前打下基础,两个公司所在区域相近,产品整合避免国内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为钢铁业的产业重组升级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和经验。

钢铁业10年内将密集重组 或化解产能过剩

据和讯网了解,《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中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产量将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内,其中包括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3家-4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家-8家和一些专业化的钢铁集团。

陈丙昆对和讯网表示,宝武重组后年产量超过6000万吨,新的前十名钢厂国内产能占比仅从34%升至36%,占比仍然很低,“宝武重组是产业升级的开始,重组是钢铁产业的大趋势”。

而国内钢铁供求失衡已成事实,钢铁几大需求产业很难再为经济提供强大动力,去产能和去产量势在必行,而重组是加速去产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速度也决定了钢铁产业摆脱低迷周期的速度。

第一,房地产虽仍具吸引资金的能力,但去产能政策预示房地产用钢拐点已现;第二,汽车业用钢短期保持稳健,但全国普遍性的交通拥堵和经销商库存预示汽车消费的拐点也已出现;第三,制造业因全球经济不振对钢铁需求总量保持稳中下滑;第三,基建用钢需求是国内市场需求的重点,但对钢铁需求的带动难改变供求失衡的现状。

姚洋也认为,宝武重组迈出本轮行业整合第一步,未来10年将是中国钢铁行业密集整合重组的十年,经过这一轮并购整合,行业有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之后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反映到钢铁产业的商品价格上,陈丙昆认为,通过产能整合进一步压缩产能,令价格反弹具备止跌反弹的基础,同时告诉市场重塑供求均衡刚开始,产业不具备反转基础,“价格仍将大区间震荡,价格短期反弹后,大概率出现调整行情”。

投资者还可以关注股市上有重组预期的钢铁公司。以钢铁供不应求的西南地区为例,重组当地钢铁集团并对重组后的钢铁集团进行升级扩建等,避免北材南运带来的物流成本,而重组升级达到预期规划,未来还可以根据市场季节性特点进行调整。

出口将助钢铁业再度繁荣 贸易摩擦成拦路虎

近年来,中国钢材出口呈现缓慢递增之势。和讯网了解到的数据显示,中国钢材出口从1994年的174万吨到2015年的11240万吨,增加了63.6倍,2015我国钢材出口1.12亿吨,连续六年实现双位数增长,占国际市场份额逾两成。

陈丙昆认为,随着国内需求潜力的限制,国内巨大的钢铁产能要转向输出,国内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可以让产业摆脱低迷,但产业再次繁荣需要依赖产能输出。

其中,一带一路承担着产能输出的重任,沿途经过的国家基建相对落后,且供不应求,缺乏资金、技术和建设能力,而中国既可以提供全方面的服务,如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制造又可以承接项目,并且配有技术和用料来源。

但基于全球经济的低迷,面对中国制造的发展,欧美变相阻碍成为拦路虎,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包括来自20个国家(地区)发起的8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03.21亿美元,案件数量同比上升了49%,案件金额同比上升了94%。

而钢铁产业成为重灾区,钢铁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明显增多,导火索就是美国337调查。今年以来,不少国家对中国钢铁业屡屡发难。

3月,在欧盟多国贸易部长会议上,包括法国和西班牙在内的多个国家一致同意,对中国钢铁业采取更严厉的反倾销举措迫在眉睫;4月,印度商工部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不锈钢板等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贸易摩擦或成为钢铁出口的拦路虎。